一、对照读经
箴言书17章,民数记16、17章,哥林多后书1章。
二、对照提问
箴言17:1“设筵满屋,大家相争;不如有块干饼,大家相安。”
箴言17:14 “纷争的起头,如水放开;所以在争闹之先,必当止息争竞。”
在高台培训中,我们最重视的一个原则,就是聆听的“三不原则”。就是在听他人分享的时候,不插话,不打断,不评论。在心里也不要评论。这是止息争竞的有效手段。最常用的地方就是在婚姻家庭关系中,只要每个人都遵守这个原则,全家人就能和睦相处。
看下面两处经节中,摩西和保罗是怎样处理纷争的,对我们有什么启发?
民数记16:4 “摩西听见这话就俯伏在地,对可拉和他一党的人说:‘到了早晨,耶和华必指示谁是属他的,谁是圣洁的,就叫谁亲近他,他所拣选的是谁,必叫谁亲近他。”
林后1:23 – 24 “我呼吁神给我的心作见证,我没往哥林多去是为要宽容你们。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,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,因为你们凭信心才站立得住。”
摩西和保罗在纷争面前,先对谁讲话?是神?还是人?由谁为自己作见证?是神还是人?他们辖管谁了吗?为什么?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,你在辖管谁的信心(下属、儿女、父母、同事?)你有多大的宽容?保罗为了宽容哥林多教会,做了什么?
一 对照经文 :书9: 撒下21:
【书9:14-15】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,”并没有求问耶和华”。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,与他们立约,容他们活着。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。
【书9:19-21】众首领对全会众说,我们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,现在我们不能害他们。我们要如此待他们,容他们活着,免得有忿怒因我们所起的誓临到我们身上。首领又对会众说,要容他们活着。于是他们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,正如首领对他们所说的话。
【撒下21:1】大卫年间有饥荒,一连三年,大卫就求问耶和华。耶和华说,这饥荒是因扫罗和他流人血之家杀死基遍人。
【撒下21:14】 ,,,,,,。众人行了王所吩咐的。此后神垂听国民所求的。
二 对照提问
约书亚在和基遍人立约时没有和谁商议?是家人,牧者,还是神?在我的生活中,和人商议还是与神商议后做决定呢?发现被欺骗的时候,约书亚是否履行承诺呢?发现自己被骗了,还有必要履行约定吗?神是信实的,他怎样看待此事呢?大卫为此他做什么?履行约定时神会如何呢?你要怎样对待自己的承诺呢?
12月8号
太6:1-8 论施舍 论祷告 6: 16-18 论禁食
施舍 、祷告、禁食的动机如果是为了给人看,就得了人的赏赐,或者说得了人的称赞;强调做事的动机,也可以解释为思想,这个动机带来相应的回应,就是人的荣耀;人的荣耀是什么呢?就是从人而来的肯定、赞赏、关注、认同、接纳;但这些需要错了吗?人是需要这些肯定、赞赏、关注和认同的,这些都代表接纳。
但这会涉及两个问题,一个是深层次的需要被满足的问题;另一个是价值感的问题。如果一个人在这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问题,直接影响到他的是信仰,也就是与神的关系;如果他把这个需要建立在从人而来的满足之上,他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的关系,当这种需要没有被满足的时候,会怎样?会抱怨,会生气,会痛苦;更重要的是,他不能爱自己,也不能肯定自己。
错误的思想带来错误的行为,错误的行为带来错误的感觉。
施舍、祷告、禁食如果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需要,为了满足自己价值感的需要,导致的结果就是‘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’。他所作的虽然是服侍,是圣洁属灵的事,但这样的侍奉已经变了味,实质已经变了。
一个人的事工是从外面看,还是从里面看?如果你所做的动机是为了神,而且有圣灵的参与,就叫服侍神;如果你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价值感的需要,且没有圣灵的参与,这叫工作,和世界上其他工作一样。
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从真理而来的自己,从真理上去接纳自己,他是没有办法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感,也就是说,没有办法看自己合乎中道。
在高台情商培训的课程,圣灵不仅会帮助我们看到自己以往错误的侍奉动机,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纠正过来。
我们只有把这个价值感的问题解决之后,才能活出耶稣的教导。你施舍的时候,左手不让右手看见;祷告和禁食才能不是给人看。你才能够心甘情愿的将这些属灵的侍奉行在暗中,给天父看,得天父的赏赐。
在你的信仰生活中,你有哪些事情是做给人看的?哪些是做给神看的?原因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