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8日

12月8号

太6:1-8 论施舍 论祷告 6: 16-18 论禁食

施舍 、祷告、禁食的动机如果是为了给人看,就得了人的赏赐,或者说得了人的称赞;强调做事的动机,也可以解释为思想,这个动机带来相应的回应,就是人的荣耀;人的荣耀是什么呢?就是从人而来的肯定、赞赏、关注、认同、接纳;但这些需要错了吗?人是需要这些肯定、赞赏、关注和认同的,这些都代表接纳。

但这会涉及两个问题,一个是深层次的需要被满足的问题;另一个是价值感的问题。如果一个人在这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问题,直接影响到他的是信仰,也就是与神的关系;如果他把这个需要建立在从人而来的满足之上,他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的关系,当这种需要没有被满足的时候,会怎样?会抱怨,会生气,会痛苦;更重要的是,他不能爱自己,也不能肯定自己。
错误的思想带来错误的行为,错误的行为带来错误的感觉。

施舍、祷告、禁食如果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需要,为了满足自己价值感的需要,导致的结果就是‘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’。他所作的虽然是服侍,是圣洁属灵的事,但这样的侍奉已经变了味,实质已经变了。

一个人的事工是从外面看,还是从里面看?如果你所做的动机是为了神,而且有圣灵的参与,就叫服侍神;如果你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价值感的需要,且没有圣灵的参与,这叫工作,和世界上其他工作一样。

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从真理而来的自己,从真理上去接纳自己,他是没有办法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感,也就是说,没有办法看自己合乎中道。

在高台情商培训的课程,圣灵不仅会帮助我们看到自己以往错误的侍奉动机,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纠正过来。

我们只有把这个价值感的问题解决之后,才能活出耶稣的教导。你施舍的时候,左手不让右手看见;祷告和禁食才能不是给人看。你才能够心甘情愿的将这些属灵的侍奉行在暗中,给天父看,得天父的赏赐。

在你的信仰生活中,你有哪些事情是做给人看的?哪些是做给神看的?原因是什么?

2011年12月9日

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

 

一、对照读经

箴言书20章,撒母耳记下14章,哥林多后书4章。

 

二、对照提问

箴言20:6,“人多述说自己的仁慈,但忠信人谁能遇着呢?”

箴言20:7,“行为纯正的义人,他的子孙是有福的。”

箴言20:8,“王坐在审判的位上,以眼目驱散诸恶。

箴言20:9,“谁能说:‘我洁净了我的心,我脱净了我的罪?”

箴言20:27,“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,鉴察人的心腹。”

 

忠信的品德是神最看重的,所以,才有因信称义的道理,由此,我得以成为神的儿女,这是真正的福。不但如此,我得救之后,在灵里已经与主联合,与耶稣同坐。所以,我是王子,这是我的身份。但在我的日常行为上,我还活在肉体之中,它有罪恶的本性,每天都有灵与肉的争战,正如使徒保罗一样,“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?”但,靠着活在我里面的耶稣基督,我可以过得胜的生活,为主作见证。让我的灵成为耶和华的灯,照亮人的心腹。这个道理,我们在高台的国度一书中形象地比作“楼上居住,楼下办公”。这个道理我们需要反复学习,特别是在高台培训中,带领大家一起学习,让主把国度的真理,深深地印在我们心里。

 

对照阅读撒母耳记下14章,看看大卫王是怎样作王的?王子押沙龙呢?我是一个好王子吗?

提哥亚妇人说:“婢女又想,我主我王的话必安慰我,因为我主我王能辨别是非,如同神的使者一样。惟愿耶和华你的神与你同在。”(撒母耳记下14:17)又说:“王的仆人约押如此行,为要挽回这事。我主的智慧,却如神使者的智慧,能知世上一切的事。”(撒母耳记下14:20)看后来大卫做的事,证明他是一个忠信的人。

 

关于押沙龙,圣经这样记载,“以色列全地之中,无人象押沙龙那样俊美,得人的称赞;从脚底到头顶,毫无瑕疵。”(撒母耳记下14:25)但他做的的事,却不是忠信之事,请看,“押沙龙的仆人就去放火烧了那田。”(14:30)还有撒母耳记下15章所记这事,证明他不是忠信的人。

 

请思考,我的身份是王子,我是一个忠信的人吗?哪些方面有差距?

 

对照阅读哥林多后书4:1-2,“我们既然蒙了怜悯,受了这职分,就不丧胆;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,不行诡诈,不谬讲神的道理;只将真理表明出来,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。”这正是一个忠信的传道人的形象。

 

请思考,我在传道的时候,是将真理表明出来,作一个忠信的传道人,还是用了太多人的方法?我是为了得人的喜悦还是得神的喜悦?

 

三、应用

在一天的时间里,祷告思考以下问题,并与人分享。

 

我做过哪些不忠、失信的事,对人还是对神?现在对我有什么影响?应该怎么办?

 

 

 

2011年12月8日

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

 

一、对照读经

箴言书19章,撒母耳记下13章,哥林多后书3章。

 

二、对照提问

 

箴言19:1,“行为纯正的贫穷人,胜过乖谬愚妄的富足人。”

 

箴言19:14,“房屋钱财,是祖宗所遗留的;惟有贤惠的妻,是耶和华所赐的。”

 

箴言19:22,“敬畏耶和华的,得着生命,他必恒久知足,不遭祸患。”

 

这三节经文,讲了人生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,一个是贫富,一个是婚姻,一个是生命。正确地认识这三个课题,将决定我们人生的质量和最终的归宿。通过高台方法,我们学会营造一个安全的,相互信任的环境,让我们有机会和不同背景的人真诚相见。其中,有贫穷的,也有富有的;有未婚的,已婚的,离婚的,再婚的;有不信的,初信的,也有全职服侍的。从年龄上讲,有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人。我们不断地敞开,让主光照,显出每个人的真我,并且经历更新变化的过程。最后,大家都找到了自己问题的答案。这些问题大多数与这三个方面有关。正所谓,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;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。”更何况有圣灵的光照呢!

请读对照经文,看古人在这三方面的得失。

 

撒母耳记下13:15,“随后,暗嫩极其恨她,那恨她的心,比先前爱她的心更甚!对她说:‘你起来去吧!’”

 

很明显,暗嫩不是一个敬畏耶和华的人,所以他贪恋自己的妹妹。但是,他玛并不像暗嫩相像的那样,能使自己满足。得到了他玛之后,他的爱转成了恨。不但如此,还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。

 

请思想,我现在所追求的,会给我带来“恒久的满足”吗?还是会带来祸患?

 

再看哥林多后书3:3,“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,借着我们修成的;不是用墨写的,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;不是写在石版上,乃是写在心版上。”

 

这是何等的境界!请问,我在别人的心版上留下过什么?是爱还是恨?我怎样使用“永生神的灵”这支笔,把生命和恒久满足写在人心里?看着耶和华的工作,并且参与其中,怎能不让我心生敬畏?如果缺少对耶和华的敬畏,说明我对耶和华了解的太少,无知者无畏!

 

三、应用

 

在一天的时间里,思想什么能让我恒久满足?怎样做,才能更多地认识耶和华,学习敬畏耶和华?

2011年12月7日

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

 

一、对照读经

箴言18章,撒母耳记下12章,哥林多后书2章

 

二、对照提问

箴言18:4 – 8,“人口中的言语,如同深水;智慧的泉源,好像涌流的河水。瞻徇恶人的情面,偏断义人的案件,都为不善。愚昧人张嘴起争端,开口招鞭打。愚昧人的口,自取败坏;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网罗。传舌人的言语,如同美食,深入人的心腹。”

 

箴言18:13,“未曾听完先回答的,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。”

 

箴言18:21,“生死在舌头的权下,喜爱它的,必吃它所结的果子。”

 

为什么在高台培训的开头,要强调“三不原则”?就是为了不作愚昧人。冒失开口,自取败坏的例子,每个人都有。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用爱心讲诚实话(说别人),如何讲话呢?首先要敞开自己,并聆听别人,在高台五天的培训中,要经过2-3天才能建立起彼此的信任,然后就到了彼此建立的时候。之前的2-3天都是磨合期,如果只参加这部分培训,益处就不大。

 

在相互信任的环境中,每个人的口都像涌流的河水,大家都吃到美好的果子。也就是,“让住在一个信徒中的圣灵,通过爱的方式,把真理传给另外一个人。”(高抬的四个要素)。

 

请看下列对照经文中,有哪些智慧的话(出于神的)?

撒母耳记下12:14,“只是你所行这事,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,故此你所得的孩子,必定要死。”(不偏断义人的案件)

 

哥林多后书2:10-11,“你们赦免谁,我也赦免谁。我若有所赦免的,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;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,因我们并非不晓得他的诡计。”(仇敌喜悦我们说仇恨的话,我们无意的一句坏话,会深入人的肚腹,结出死亡的果子。)

三、应用

我在哪些事上“瞻徇恶人的情面,偏断义人的案件”?

我说的话或做的事,有多少带这基督的生命和能力?有多少给了仇敌机会?

 

林后2:14,“感谢神!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,并借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。”(当基督在我们里面,并透过我们讲话时,我们讲的话就会有他的香气。)

高台研经2011年12月6日

一、对照读经

箴言书17章,民数记16、17章,哥林多后书1章。

 

二、对照提问

箴言17:1“设筵满屋,大家相争;不如有块干饼,大家相安。”

箴言17:14 “纷争的起头,如水放开;所以在争闹之先,必当止息争竞。”

 

在高台培训中,我们最重视的一个原则,就是聆听的“三不原则”。就是在听他人分享的时候,不插话,不打断,不评论。在心里也不要评论。这是止息争竞的有效手段。最常用的地方就是在婚姻家庭关系中,只要每个人都遵守这个原则,全家人就能和睦相处。

 

看下面两处经节中,摩西和保罗是怎样处理纷争的,对我们有什么启发?

 

民数记16:4 “摩西听见这话就俯伏在地,对可拉和他一党的人说:‘到了早晨,耶和华必指示谁是属他的,谁是圣洁的,就叫谁亲近他,他所拣选的是谁,必叫谁亲近他。”

林后1:23 – 24 “我呼吁神给我的心作见证,我没往哥林多去是为要宽容你们。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,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,因为你们凭信心才站立得住。”

 

摩西和保罗在纷争面前,先对谁讲话?是神?还是人?由谁为自己作见证?是神还是人?他们辖管谁了吗?为什么?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,你在辖管谁的信心(下属、儿女、父母、同事?)你有多大的宽容?保罗为了宽容哥林多教会,做了什么?